寒冬深夜10时许,当大多数孩子已在父母陪伴下进入甜蜜梦乡时,来自河南的11岁小男孩多多(化名)却还独自一人在租住的小区里卖馒头。深夜10时许回家后,多多还要赶着做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,他的双眼因长时间熬夜肿得通红……
前段时间,有网友提供线索说,在义乌松门山小区有一个小男孩,每天下午4时开始在路边卖馒头,常常到晚上10时多才回家。前天晚上7时许,记者在松门山小区找到了这个小男孩。馒头摊摆在小区路边,身后是一大块空地。记者见到小男孩时,他正在附近一个小火堆旁烤火。看到有人要买馒头,小男孩立刻跑到馒头摊前,打开装有馒头的白色泡沫盒说:“馒头一元钱一袋。”
小男孩看上去有些瘦弱,高领毛衣外套着一件浅黄色棉袄,穿在脚上的是一双棕色棉鞋,看上去大得有些不合脚。
和小男孩一番对话后,孩子懂事的话语更令人心疼。
记者问:“你这么小就学会赚钱,今年几岁了?”
“5加5加1。”小男孩并不直接回答,而是举起右手,撑开手指比画着自己的年龄,让人忍俊不禁。
“你爸妈呢?他们怎么不出来卖馒头?”
“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在别的地方卖馒头,每天晚上我们4个人到不同地方卖。”
“这么冷,应该叫你爸爸在摊位前搭个棚,也好挡挡寒风。”
“有时候也撑大伞的,今天出门时,他们忘带了。”
“天气冷得很,出门怎么不围条围巾,戴双手套?”
“我不觉得冷。”小男孩缩着脖子摇摇头说。
“啥时候出来卖馒头?什么时候可以回家?”
“下午4时左右爸爸带我出来,晚上10时以后爸爸会骑电动自行车来接我回家。”
“那你晚饭吃什么?就吃馒头吗?”
“我不吃馒头的。中午吃得饱一点,晚上就不用吃了。”
“每天要出来卖馒头,寒假作业怎么办?”
“晚上回家后再做。”
“那很辛苦吧?”
原本说话老到的孩子,这会将头转向别处,眼里噙着泪水,让人看着很心疼。
“这些馒头一晚上都能卖完吗?”
“有时能,有时不能。”男孩声音低低的。
“你卖馒头挣的钱可以交学费,到时就不用向爸爸要钱了。”
“嗯,爸爸说,一袋馒头挣一角钱,10袋馒头就能挣一元钱。等钱攒够了,我就能自己交学费了。”
“你学习成绩好不好?”
“嗯。”男孩点点头,露出自豪的神情,“老师在我的期末素质报告册上评了优。”
“回老家过年吗?”
“不知道。爸爸说回奶奶家过年,可妈妈说不回去了。”
“你来义乌多长时间了,喜欢在这里吗?”
“我是在上二年级时来的。在老家的时候想出来玩,出来以后又很想老家。”在一旁卖水果的阿姨偷偷告诉记者,小男孩在这里卖馒头已有一年多。每天下午4时左右就开始卖馒头,常常要到晚上10时后才能回家。孩子很懂事,有时深夜还守着摊,双眼熬得通红。
有时候,小男孩会悄悄问阿姨:“阿姨,你累不累?我好困。”可一旦有路人问他每天守着摊位到深夜累不累时,他总是摇摇头说不累。
在回家的路上,记者脑海里总是浮现夜深人静的冬夜里,卖完馒头回家的小男孩带着红肿的双眼在灯光下做作业的情景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